彈性體生產線所產彈性體泛指在除去外力后能恢復原狀的材料,然而具有彈性的材料并不一定是彈性體。 彈性體只是在弱應力下形變顯著,應力松弛后能迅速恢復到接近原有狀態(tài)和尺寸的分子材料。熱塑性彈性體是彈性體一類重要組成,兩種概念不可混為一談。
彈性體是一種性能*的人造熱可塑性彈性體,具有非常廣泛的用途。良好的外觀質感,觸感溫和,易著色,色調均一,穩(wěn)定;
耐一般化學品(水、酸、堿、醇類溶劑);無需硫化即具有傳統硫化橡膠之特性,節(jié)省硫化劑及促進劑等輔助原料。弱點:不耐溫,溫下絕緣性能變差、外形改變。
首先根據美國測量與材料協會(ASTM)頒布的ASTM D1566-07a標準,“Standard Terminology Relating to Rubber(橡膠相關標準術語學)”來辨析一下這兩個詞的定義及其涵蓋范圍。
根據彈性體是否可塑化可以分為熱固性彈性體,熱塑性彈性體二大類。熱固性彈性體,這也就是傳統意義的橡膠(Rubber),熱塑性彈性體(Thermoplastic elastomer),縮寫為TPE,為上世紀90年代開始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商業(yè)化應用。
這個分類同樣也說明了這二類彈性體加工所采用的是二種不同的方式:橡膠用熱固性設備加工,TPE采用熱塑性設備加工。
由以上的傳統歷史背景所知,目前尤其在國內當談到彈性體的時候,所指的通常是熱塑性彈性體,而并不包含橡膠的含義,這也影響到了一些具體的技術交流。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一些國外書籍的引入,將改變大家約定俗成的觀念。